家园互动
 淮安市教育局
 幼趣课堂
 
  家园互动 > 家教指南
让孩子更优美地表达
发布时间:2017/10/19 10:48:14  点击次数:1771
    听,身边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开心地说:
    “小铃鼓的声音像波浪一样的。”
    “海南的风是甜甜的,很舒服。”
    “爸爸,你是我的大树。”
    “老师,你今天的笑容很甜,把我都融化了。”
    “如果再说谎,鼻子是不是会变得和火车一样长?”
    “妈妈,我爱你有多久?是绕地球一圈再回来那么久。”
    上面的话语,你是否觉得熟悉?没错,那就是孩子在生活中常常讲的,运用了很多比喻,还带点儿夸张的语气。教育学家将这样的语言定义为儿童的修辞性语言。
    孩子多多运用这些语言将有利于他们认知、情感及审美的发展,并能为其社会性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情景——把铃鼓的声音比喻成波浪,有助于孩子形象地理解铃鼓发出的声响;把爸爸比喻成大树,会使孩子加深对爸爸的爱、对爸爸的依赖;孩子说老师的笑容把自己融化了,不仅会增强孩子对老师的喜爱之情,还有助于他欣赏别人的表情。
那么,在什么情况下孩子更容易说出这样的修辞性语言呢?
    研究表明,3—6岁的孩子为了实现言语目的而运用有效策略的能力是不断增长的。也就是说,孩子在说出这些修辞性语言时往往有一定目的性。当他们有需要将意思更加准确地表达出来时,修辞性语言就会出现。既然修辞性语言如此重要,那么,怎样做才能有助于培养孩子运用修辞性语言的能力呢?
   肯定孩子的表达
   风怎么能是甜甜的呢?父母可能会不解。但这正是孩子拥有想象力、创造力的的表现,同时,这也体现了孩子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。所以,爸爸妈妈要做的,首先就是要肯定他们的表达,因为只有先肯定了孩子的表达,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。
   为孩子提供“语言资源”
   当孩子说出“如果再说谎,鼻子是不是会变得和火车一样长”,或许是因为他看了《木偶奇遇记》;当他发出“妈妈,我爱你有多久?是绕地球一圈再回来那么久”的感慨,也许是因为他读了那本风靡全球的《猜猜我有多爱你》。
是啊,幼儿文学里的语言通常十分优美,而3—6岁的孩子也正处于模仿能力较强的阶段,他们读了喜爱的作品后,自然就能将那些生活中也许很少见却精彩无比的语言记在脑中,然后运用到生活中。所以,千万别让孩子错过故事书!给他多买些吧,最好和他一起阅读,一起去探寻那个充满童真的世界,一起和母鸡萝丝去散步,一起和蚯蚓写日记,一起去寻找迷家小兔……然后,一起优美地表达。
    爸爸妈妈,不坊从今天开始记录孩子的童言趣语,寻找一下孩子的修辞性表达,这不仅可以更好地关注孩子语言方面的发展,等他长大了,拿出这本充满童趣的本子,送给他。当他翻开小本子,一定会感慨:“哦,我原来曾经如此优美地表达过。”或许他会决定从此更加优雅地生活!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——摘自《为了孩子》NO.455
版权所有:淮安市实验小学幼儿园 苏ICP备13050155号-3
电话:0517-83995786 后台管理
支持第三方统计代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