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园互动
 淮安市教育局
 幼趣课堂
 
  家园互动 > 家教指南
父母如何当好宝宝的纠纷调解员
发布时间:2012/11/21 16:23:27  点击次数:1129
案例:
小区的花园常常是孩子们聚会的场所,孩子们玩得开心时,到处是欢声笑语;孩子们闹矛盾时,哭闹声也会一浪高过一浪。听听,两个小家伙正在争抢一个皮球呢,让我们去看看是怎么回事。“这是我的皮球,你还给我!”小女孩嚷嚷着。“我玩会儿嘛,小气鬼!”小男孩不甘示弱。“你是男生还欺负女生……”小女孩快要哭了。“谁欺负你啦,不就玩会儿你的皮球,你追到我,我就还你……”小男孩抱着皮球就跑开了。
分析:
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和游戏的过程中,因为认知、社会情感发展的差异和限制,通常会发生矛盾纠纷,这是孩子交往过程中的正常现象。从心理学的角度说,矛盾纠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,能增强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,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力。有的家长却忽视孩子的成长需要,过多地考虑自己不必要的面子问题,导致大人之间出现比孩子之间更为严重的问题,这真是得不偿失。父母如何在孩子之间发生纠纷时巧妙的介入,既能帮助孩子获得与人交往的经验,又促进邻里和谐的关系,把“坏事”变成“好事”呢?采取何种态度和措施是至关重要的,正确的处理方式能让孩子在心理和认知上获得成长。
建议:
当孩子与伙伴发生纠纷时,作为父母,既不能采取粗暴的方式把自己的孩子带回家“闭门思过”限制孩子与同伴交往,更不能“御驾亲征”操控事态的发展,剥夺孩子在生活中学习、成长的权利。建议可以试试采取以下的步骤:
1.  镇定自己情绪,弄清事情的经过。
孩子发生纠纷时,父母首先要冷静,镇定自己的情绪,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说:“谁欺负你了,找他算账去”等类似的话语。这样,孩子会产生“爸爸妈妈向着我”的感觉,导致孩子不会客观地看待问题。父母应该心平气和地问孩子:“究竟发生什么事啊,爸爸妈妈要知道事情的真相,才能发表意见。”引导孩子如实地将事实的经过讲清楚,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,与此同时,还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。在孩子的讲述过程中,父母不能给予诸如“是不是他先打你的”、“你没有动手,对吗?”等错误的诱导和暗示,要鼓励孩子讲真话,做个诚实的孩子。同时,也可询问对方孩子事情的原委,这样可以有助对事情有个整体的了解,也让孩子了解对方的想法,学习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。
2.分析事情根源,寻找解决办法。
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根源,即“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的事情?”在找到事情的根源后,父母不要急于发表意见,应该先让孩子想一想该怎么办。其实孩子有他们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,不见得比成人差,有些矛盾可能道个歉、示个好就能解决,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。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,又可以了解孩子对待纠纷的真实态度,便于父母进行针对性的教育。
3.妥善处理矛盾,获得认知经验。
如果是5、6岁的孩子,父母可以尝试让他们自己去解决。通过前两个环节的谈话分析,孩子应该对这件事在思想上有了比较正确的判断,鼓励孩子往前走一步,学习自己处理问题,既可以孩子获得感性的认识,又可以培养孩子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。
当然,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,父母可以从旁指导,对于别的孩子无意造成的过失,要教育专家的孩子要有原谅对方的胸怀;自己的孩子错了,要启发和引导孩子向对方道歉。倘若对方孩子是典型的“小刁民”,父母要鼓励鼓起勇气去和对方讲理,培养孩子遇“强”不示弱的性格。
《幼教博览》
版权所有:淮安市实验小学幼儿园 苏ICP备13050155号-3
电话:0517-83995786 后台管理
支持第三方统计代码